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有哪些

  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矿业深度融合的系统性工程,旨在实现”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的智能化运行。其核心技术体系可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智能地质保障与透明矿山技术

  1. 地质精准探测与4D-GIS系统

  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物探数据融合(如地震波、电磁波)构建动态地质模型,实现煤层厚度、断层位置的毫米级精度识别。

  4D-GIS系统融合时空数据,支持工作面智能规划与灾害预警。

  2. 煤岩识别技术

  采用AI驱动的多模态融合分析:

  视觉识别: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分析采煤机截割图像,区分煤岩界面。

  多传感器融合:结合声波、振动、红外数据提升识别可靠性,指导采煤机自动调整截割轨迹。

  二、智能采掘技术

  1. 掘进全流程机器人化

  智能截割:自动调整钻探深度/角度适应岩层变化。

  自动支护

  喷涂临时支护技术缩小空顶距;

  锚索机器人实现钻孔-注浆-张拉全自动化。

  2. 智能化综采技术

  采煤机基于地质模型与实时传感数据自主决策截割参数;

  液压支架群组协同控制,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支撑状态。

  三、智能运输与物流技术

  1. 主煤流智能控制系统

  自适应调速:带式输送机根据煤流量自动调节速度,实现”煤多快转、煤少慢转”;

  全线联动:多段输送机与立井提升系统协同启停。

  2. 无人化辅助运输

  防爆AGV/单轨吊搭载雷达避障与5G远程控制,实现物料自动装卸与路径规划;

  基于UWB精准定位技术的井下”物流地图”。

  四、智能安全监控与灾害防治技术

  1. 多源融合预警系统

  冲击地压预警:微震、地音、支架压力数据融合分析,生成”时-空-强”三维风险图谱(乌东煤矿案例,);

  瓦斯监测:激光甲烷传感器+红外成像仪构建浓度梯度模型。

  2. AI视频安全管控

  行为识别:YOLOv5算法实时检测未戴安全帽、违规聚集等风险;

  设备状态监控:输送带跑偏、堆煤异常毫秒级预警(王家岭煤矿案例,)。

  五、物联网与大数据平台技术

  1. 工业物联网架构

  感知层:部署百万级传感器节点(温度、振动、气体等),支持20ms级数据回传;

  传输层:5G URLLC专网满足低延时控制需求,防爆基站覆盖井下全域。

  2. 大数据中心核心功能

功能模块技术实现应用场景
数据抽取多源异构数据库融合(SQL/NoSQL/流数据)整合地质、设备、环境数据
实时处理分布式ETL集群+流式计算引擎消除数据清洗瓶颈
智能分析机器学习预测设备故障寿命减少非计划停机

  六、人工智能决策支持技术

  1. 生产优化决策

  基于强化学习的采掘运协同调度,动态调整生产节奏匹配仓储能力;

  数字孪生模型模拟开采方案,资源回收率提升10%以上。

  2. 自主控制系统

  采煤机自主调高系统:根据煤岩识别结果实时控制滚筒高度;

  通风智能联动:依据瓦斯浓度自动调节风门开度(付村煤矿案例,)。

  技术集成应用案例

  兖矿金鸡煤矿:集成智能掘进+透明地质+AI煤岩识别,实现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大海则煤矿:巡检机器人+5G安全管控系统,复杂地质条件下事故率下降40%。

  七、技术演进趋势

  短期(2025) :大型煤矿基本实现采掘运关键环节无人化;

  长期(2035)

  全矿井机器人集群协作;

  量子传感提升地质探测精度;

  联邦学习突破数据孤岛,实现跨矿山知识共享。

  结论:煤矿智能化技术本质是构建”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其核心突破在于数据驱动的自主控制能力多系统协同优化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技术集成再造煤炭工业全产业链运行模式。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