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芯片有哪些型号

  433芯片是指工作在433MHz频段的无线通信芯片,采用FSK/ASK等调制方式,具备强绕射能力和千米级传输距离,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遥控等对穿墙性能要求高且数据速率较低的场景,是实现低成本、简易无线控制的常见解决方案。

  一、 433芯片简介

  433芯片是指工作频率在433MHz频段的无线射频收发器集成电路,属于ISM(工业、科学和医疗)免许可频段范畴。这一频段在全球多数地区开放使用,包括中国SRRC定义的430MHz-432MHz和433.00MHz-434.79MHz频段范围。433MHz射频芯片因其低成本低功耗简单易用的特点,成为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技术特性来看,433芯片通常采用ASK(振幅键控)、FSK(频移键控)或GFSK(高斯频移键控)等调制解调方式,传输速率一般在1-10kbps之间,传输距离在开放环境下可达50-100米,某些增强型设计或特定应用场景下甚至可达数公里。这些芯片普遍采用SOC(系统级芯片)设计,集成度较高,往往将射频前端、调制解调器和微控制器集成在单一芯片中,大大简化了产品设计难度。

  433芯片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经济性实用性。相较于2.4GHz等高频频段,433MHz频段的绕射能力更强,穿透性更好,在复杂环境中的通信稳定性更高。同时,由于不需要复杂的协议栈和昂贵的授权费用,433芯片成为了许多低成本、低功耗无线应用的理想选择,广泛应用于遥控器、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等领域。

  全球射频芯片市场主要由几家国际巨头主导,包括Skyworks(思佳讯)、Qorvo、Qualcomm(高通)、Broadcom(博通)和Murata(村田)等,这些企业合计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然而,在433MHz这一细分领域,也有许多专门厂商提供特色产品,如TI的CC系列、Silicon Labs的Si系列以及多家中国厂商的产品。

lora

  二、 主要厂商及型号

  1. 国际厂商型号

  国际半导体巨头在433MHz射频芯片领域推出了多款经典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具有优异的性能良好的可靠性,在高端应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   德州仪器(TI)‍ 的CC系列芯片是433MHz频段的重要解决方案。其中CC1310F128是一款经济高效型超低功耗低于1GHz射频器件,支持420MHz至510MHz的工作频率,最高输出功率达15dBm。该芯片凭借极低的有源射频和MCU电流消耗以及灵活的低功耗模式,可确保卓越的电池寿命,并能够在小型纽扣电池供电的情况下长期工作。TI还提供了CC1310与Skyworks FEM(前端模块)组合的参考设计,可将输出功率提升至+20dBm,满足更长距离通信需求。
  •   Skyworks(思佳讯)‍ 作为射频领域的领导者,提供了多款适用于433MHz应用的芯片和前端模块。其中SKY66115-11 FEM是一款专门为IoT应用设计的前端模块,可与TI的CC1310等无线MCU配合使用,提供高达+20dBm的发射功率和高功率效率。Skyworks的产品线还涵盖多种射频组件,包括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射频开关和滤波器等,为433MHz系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短距离无线电、智能通信模块和恒温器等设备中。
  •   Nordic Semiconductor 的nRF系列也是433MHz应用中的常见选择。nRF905-REEL是一款多频段无线收发芯片,支持433MHz、868MHz和915MHz等多个ISM频段,采用GFSK调制方式,提供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传输稳定性。该芯片集成了完整的射频收发器和8位MCU,减少了外部元件数量,降低了系统成本和复杂度。
  •   Silicon Labs 则提供了SI446x系列无线收发芯片,支持425-525MHz频段,接收灵敏度高达-126dBm,最大输出功率达+20dBm,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该系列芯片采用低功耗设计,接收电流仅需10.9mA,待机电流低至30nA,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应用。

  2. 中国厂商型号

  中国射频芯片厂商在433MHz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提供了多种具有成本优势本地化服务的芯片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   广州技象科技 的TPUNB系列芯片是433MHz应用中的热门选择。TP5803是一款超低功耗Sub-1GHz射频收发芯片,在433MHz频段表现优异。该芯片采用QFN-16封装,集成度高,外围电路简单,适用于无线遥控、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等场景。技象科技还提供了TP1107\TP2210等型号433频段模组,分别针对不同应用需求进行了优化。
  •   华普微电子 的XM系列芯片在433MHz市场也有广泛应用。CI24R1是一款集成嵌入式ARMCortex-M0内核的无线收发芯片,支持240-960MHz频段,内置64KB Flash和8KB SRAM,最大输出功率达+12.5dBm。该芯片将射频收发器与微控制器完美结合,大大简化了产品设计流程,降低了开发门槛。
  •   宇凡微电子 推出的Y53R芯片集成了MCU和433MHz接收功能,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广泛应用于无线遥控、传感器和智能家居等领域。该芯片采用成熟的设计方案和工艺制程,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特别适合成本敏感的大规模消费类应用。
  •   其他厂商 如上海磐启电子(PANCHIP)的PAN3020、南京梧莱的WL系列、深圳矽普特的SCSR120等,也都是433MHz市场中常见的芯片型号。这些产品各具特色,在传输距离、功耗、集成度和成本等方面各有侧重,为不同应用需求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表:主要433MHz射频芯片型号及参数对比

厂商型号工作频段输出功率接收灵敏度主要特点
TICC1310F128420-510MHz+15dBm-110dBm低功耗,集成MCU,宽电压范围
SkyworksSKY66115-11433MHz+20dBm-121dBm前端模块,高功率效率
NordicnRF905-REEL433/868/915MHz+10dBm-100dBm多频段支持,GFSK调制
技象科技TP5803387-464MHz+20dBm-121dBm超低功耗,小封装
华普微CI24R1240-960MHz+12.5dBm-109dBm集成MCU,内置存储
宇凡微Y53R433MHz+10dBm-105dBm高集成度,低成本

  3. 专用编码解码芯片

  在433MHz应用领域中,除了通用的射频收发芯片外,还有一类专门的编码解码芯片,这类芯片通常与简单的射频发射接收模块配合使用,实现基本的遥控功能。这类方案虽然功能相对简单,但具有极低的成本极高的可靠性,在传统遥控器市场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PT2262/PT2272 是这类芯片中最经典的配对组合,由Princeton Technology公司推出。PT2262是编码芯片,用于发射端;PT2272是解码芯片,用于接收端。这两款芯片采用CMOS工艺制造,功耗极低,静态电流仅0.1-1μA。它们支持最多12位地址码和6位数据码,提供了多达531441种地址编码组合,极大地降低了不同设备间的串扰可能性。这套芯片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遥控器、车库门遥控、防盗报警器和无线开关等产品中。

  EV1527 是另一款常见的编码芯片,采用SOP8封装,支持20位地址码(理论上可达1048576种组合),数据速率约2kHz。与PT2262相比,EV1527的编码容量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被广泛用于各种要求较高的遥控应用中。与之配套的解码芯片通常由单片机模拟实现,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SC5262 是一款国产编码芯片,与PT2262完全兼容,但价格更具竞争力。该芯片同样采用SOP8封装,工作电压2.2-5.5V,振荡电阻典型值1.2MΩ,广泛应用于各种低成本遥控器产品中。这类兼容芯片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433MHz遥控方案的成本,推动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这些专用编码解码芯片通常与简单的ASK射频发射接收模块配合使用,构成完整的无线遥控解决方案。虽然这类方案在传输速率、数据容量和安全性方面存在局限,但其极低的成本、极高的可靠性和简单易用的特点,使其在传统遥控领域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 应用领域分析

  1. 智能家居与消费电子

  433MHz芯片在智能家居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优越的穿透能力和稳定的信号传输特性使其成为家庭环境中的理想选择。在智能家居系统中,433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门锁、传感器数据传输、智能插座和灯控系统以及整体家庭自动化系统中。这些应用场景通常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但对可靠性功耗有较高要求,正好发挥433芯片的优势。

  智能门锁是433MHz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基于433芯片的智能门锁可以实现远程开锁、临时密码下发和开锁记录同步等功能。与Wi-Fi或蓝牙方案相比,433MHz方案具有更低的功耗,一节电池可使用数月甚至数年,同时其信号穿透性确保在金属门体环境下的可靠通信。此外,433MHz门锁通常采用加密通信,虽然安全性不如一些高端协议,但对于家庭应用已基本足够。

  环境监测是433芯片的另一大应用领域。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设备通过433MHz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中心网关。这些传感器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对功耗极为敏感,而433芯片的低功耗特性正好满足这一需求。数据传输速率在9600bps至10kbps之间,完全满足传感器数据采集的需求,且准确性较高。通过Mesh网络拓扑,传感器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家庭,甚至通过中继扩展至庭院和车库等区域。

  •   智能家电控制:433MHz芯片在家电遥控中应用广泛,传统空调、电视、风扇等电器的遥控器大量采用433方案。随着智能家居发展,这些传统遥控功能被整合到智能家居系统中,通过433MHz转Wi-Fi或433MHz转蓝牙的网关设备,实现手机远程控制和语音控制功能升级。
  •   智能照明系统:基于433MHz的智能灯控系统采用灯控开关与接收模块通信的方式,实现灯具的无线控制。这类系统安装简单,不需要重新布线,特别适合旧房智能改造。与Zigbee或Z-Wave方案相比,433MHz方案成本更低,且不受协议专利限制,在国内市场接受度较高。
  •   老年护理与健康监测:433MHz芯片在智能医疗领域也有应用,特别是在新生儿生命体征监测和远程医疗设备中。这些设备通过433MHz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护理站,减少布线麻烦,提高医疗环境的整洁度和安全性。

  2. 工业控制与自动化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433MHz芯片凭借其稳定的长距离传输能力和强抗干扰性,成为了许多工业无线控制应用的首选方案。工业环境通常存在大量金属设备和混凝土结构,对无线信号的传输提出了较高挑战,而433MHz频段的强穿透能力在这方面表现出色。

  工业无线遥控是433MHz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在起重机、吊车、矿山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工业设备中,基于433MHz的无线遥控器允许操作人员在安全距离内控制设备运行。这些遥控器通常采用高功率设计,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且采用多信道和跳频技术避免干扰。工业级433MHz遥控器还具有防水防尘、抗振动和宽温工作等特性,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要求。

  农业自动化是433MHz芯片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在大型农田灌溉系统中,433MHz无线模块被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精准灌溉。农业环境通常面积广阔,布线困难,无线控制成为了最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433MHz信号在开阔地带的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完全满足大多数农场的覆盖需求。此外,农业环境电磁干扰相对较少,433MHz通信更加稳定可靠。

  •   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在工业环境中,433MHz网络用于连接各种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工业参数。这些数据通过433MHz网络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用于过程监控和质量控制。工业环境中的433MHz设备通常采用金属屏蔽外壳和工业级接口,提供更好的EMC性能和可靠性。
  •   设备状态监控与预警:在智能制造系统中,433MHz标签被用于设备和物资的跟踪定位。通过在设备上安装433MHz信标,可以实现设备的实时位置监控和移动轨迹记录。与RFID相比,433MHz方案的传输距离更远,且可以主动发送信号,不需要专门的读写设备。
  •   能源管理与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领域,433MHz芯片被用于自动抄表系统(AMR)和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电力公司通过433MHz网络自动读取电表、水表和燃气表数据,大大提高了抄表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433MHz频段在穿透建筑物方面的优势确保了室内安装的计量设备也能可靠通信。

  3. 安防与远程控制

  安防系统是433MHz芯片的传统应用领域,其稳定的信号传输良好的穿透能力使其成为安防设备的理想选择。在安防应用中,可靠性是首要考虑因素,而433MHz技术在这方面表现出色。

  无线报警系统是433MHz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门窗传感器、红外移动探测器、烟雾报警器和紧急按钮等安防设备通过433MHz网络与报警主机通信。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这些传感器会立即发送报警信号到主机,触发声光报警并通知用户。安防系统对误报和漏报有严格要求,433MHz芯片的高可靠性正好满足这一需求。此外,这些传感器通常采用电池供电,433芯片的低功耗特性确保了长时间工作能力。

  远程控制系统广泛采用433MHz技术,特别是在车库门遥控、道闸控制和智能门禁系统中。这些应用通常需要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因为错误触发可能导致严重安全问题。433MHz遥控器采用滚动码加密技术,每次传输的编码都不同,有效防止了重放攻击和代码窃取。此外,多级权限管理和使用记录查询等功能也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   智能停车场管理:基于433MHz的道闸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商业广场和办公大厦的停车场管理。车主通过433MHz遥控器或卡片控制道闸升降,实现车辆进出管理。与红外和蓝牙方案相比,433MHz方案传输距离更远,且不受天气和光线影响,可靠性更高。
  •   智能门禁与考勤系统:企业门禁和考勤系统也广泛采用433MHz技术。员工通过433MHz卡片或标签进行身份识别和考勤记录。这些系统通常与后台管理软件结合,实现权限管理、时间组设置和报表生成等功能。433MHz门禁系统的读卡距离通常在几米到十几米之间,适合大多数门禁应用场景。
  •   资产跟踪与管理:在物流和仓储领域,433MHz标签被用于资产跟踪和管理。通过在重要设备或货物上安装433MHz信标,可以实现实时位置监控和库存管理。与有源RFID相比,433MHz方案的传输距离更远,且网络部署更加灵活简便。

  四、 选型指南

  1. 关键参数解读

  选择合适的433MHz芯片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表现和适用场景。了解这些参数的含义和影响是选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工作频率是首要考虑因素。虽然统称为433MHz芯片,但不同芯片的具体频率范围存在差异。中国的SRRC标准定义了430MHz-432MHz和433.00MHz-434.79MHz两个频段;欧洲的ETSI标准规定为433.05-434.79MHz;而美国FCC则允许使用433-435MHz频段。选择时需要确保芯片支持目标市场的频段规范,避免合规性问题。此外,有些芯片支持多频段工作(如300-348MHz、387-464MHz和779-965MHz),这类芯片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适合需要应对不同地区需求的产品。

  输出功率直接决定传输距离。433MHz芯片的输出功率通常在-20dBm至+20dBm之间(0.01mW至100mW)。低功率芯片适合短距离应用,功耗更低;而高功率芯片能实现更远的通信距离,但会显著增加功耗,并可能受到当地法规的限制(如欧盟对发射功率和占空比的严格限制)。

  接收灵敏度是衡量芯片接收微弱信号能力的关键指标,通常用dBm表示。该数值越低(负得越多),说明接收性能越好。例如,同为10kbps的数据速率,一款芯片的灵敏度为-110dBm,另一款为-118dBm,后者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更远的通信距离。链路预算(输出功率 – 接收灵敏度)是评估系统整体覆盖能力的核心参数,链路预算越大,理论传输距离越远。

  数据传输速率对功耗和距离有直接影响。高速率(如100kbps以上)能缩短数据包的空中传输时间,从而降低平均功耗。然而,追求高速率通常会牺牲接收灵敏度(速率越高,灵敏度越差),因此需要在速率和距离之间做出权衡。

  调制方式决定了数据的编码形式和抗干扰能力。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

  FSK/GFSK:最普遍的调制方式,在抗干扰性能和功耗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

  OOK/ASK:最简单的调制方式,成本极低,但抗干扰性差,传输不稳定。

  有些高端芯片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如LoRa、(G)FSK、MSK),为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提供了灵活的优化空间。

  功耗特性对电池供电设备至关重要。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电流参数:

  睡眠电流:通常为几百nA到几µA,这直接决定了设备的待机寿命。

  芯片封装影响着生产成本和产品尺寸。常见的封装形式有:

  QFN/LGA:无引线封装,占板面积小,热性能和电气性能优良,是现代设计的首选。

  SOP:体积稍大,有外部引脚,便于手工焊接和调试。

  BGA:引脚更多,焊接难度大,但集成度最高。

  外围电路复杂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工程考量。单片式SoC(如TI的CC1310. Nordic的nRF9系列)集成了MCU内核和射频单元,适合高度集成、成本敏感的设计。

  而收发器芯片(如Silicon Labs的SI446x, ADI的ADF702x系列)通常需要外置MCU进行控制,这会增加设计的复杂性和总体成本。

  接口与开发支持同样不容忽视。芯片通常通过SPII2C接口与主控MCU通信。此外,原厂提供的**软件开发套件、参考设计和社区支持质量,直接影响开发效率和最终产品上市时间。

  总结

  433芯片未来将向更低功耗(静态电流降至μA级)、更高集成度(融合MCU与多频段射频)及智能化(自适应跳频抗干扰)方向演进,通过与LoRa、NB-IoT等技术融合构成异构物联网络,并在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局部固定场景中,以其低成本和高穿透性优势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