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

物联网公司和仪表厂怎么合作

  物联网公司仪表制造商的合作是推动工业智能化、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价值挖掘的关键路径。以下从技术互补性、合作模式、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及风险管控五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并辅以具体案例和行业数据支撑:

  一、技术互补性与合作基础

  1. 物联网公司的核心能力

  平台开发:提供可扩展的IoT云平台,支持海量设备接入、数据存储与分析(如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

  通信技术:NB-IoT、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解决仪表远程传输需求。

  数据分析:AI算法优化仪表数据(如能耗分析、故障诊断)。

  行业解决方案:为智慧水务、智能工厂等场景提供定制化系统。

  2. 仪表厂的核心需求

  智能化升级:传统仪表需嵌入通信模块(如4G/NB-IoT模组)、传感器(温度、压力)以实现数据联网。

  精度与可靠性:工业场景要求高精度测量(如±0.5%误差)及防爆、耐腐蚀等特性。

  数据整合:需将分散仪表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实现集中管理。

  合作本质:物联网公司提供“连接+分析”能力,仪表厂提供“感知+执行”设备,形成“硬件+软件+服务”闭环。

  二、五大合作模式及落地场景

  1. 联合研发(技术融合型)

  方式:共同开发内嵌物联网模块的智能仪表(如NB-IoT水表、燃气表)。

  案例

  华为与三川智慧合作研发NB-IoT物联网水表,实现远程抄表与漏损监测。

  开封威利仪表推出国内首款NB-IoT热量表,解决供热公司人工抄表痛点。

  技术要点:优化功耗(电池寿命达10年)、抗干扰设计(工业环境适用)。

  2. 供应链整合(模块化嵌入)

  方式:物联网公司向仪表厂提供标准化通信模组/传感器,仪表厂集成至产品中。

  案例

  蓝宝石仪表采用华为NB-IoT芯片开发燃气表,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部署。

  优势: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仪表厂技术门槛。

  3. 数据服务(价值延伸)

  方式:仪表厂销售设备,物联网公司提供数据平台服务并收取年费(DaaS模式)。

  案例

  瑞士仪表厂商通过WAGO SCADA网关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用户按需购买数据分析服务(如设备健康报告)。

  商业模式:用户为结果付费(如每吨水耗分析报告),替代传统设备销售。

  4. 解决方案捆绑(行业赋能)

  方式:联合推出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如智慧水务、智能工厂)。

  案例

  深圳计为自动化搭建工业物联网平台,整合水电燃气仪表数据,实现工厂能耗优化。

  “西气东输”工程中,SCADA系统集成压力变送器、超声波流量计等物联网仪表。

  5. 生态共建(平台开放)

  方式:物联网公司开放API,仪表厂接入其生态平台(如阿里云IoT、华为OceanConnect)。

  价值

  仪表厂快速获得云服务能力;

  物联网公司扩充设备生态,提升平台价值。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场景合作形式市场需求案例参考
智慧城市物联网水表/电表+云平台自动抄表(年需600万台智能电表)三川智慧NB-IoT水表
工业4.0传感器+预测性维护系统低成本DCS系统(年需1000套)工厂设备健康监控
能源管理油气监测仪表+SCADA系统西气东输项目(市场规模80亿元)防爆型超声波流量计
环保监测水质分析仪+大数据平台污水处理监测系统(年需3万台)大气污染实时监测

  四、风险管控与挑战

  1. 技术兼容性

  需统一通信协议(如Modbus、MQTT)及数据格式。

  方案:采用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多协议转换。

  2. 数据安全与隐私

  工业数据涉及国家安全,需符合等保2.0标准。

  方案:数据加密传输(如TLS 1.3)、本地化存储。

  3. 利益分配矛盾

  仪表厂担心沦为硬件代工厂,物联网公司需明确分成机制(如数据服务收入分账30%)。

  4. 核心零部件依赖

  高端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超70%,制约国产化。

  方案:联合攻关高精度MEMS传感器(如±0.1%精度压力传感)。

  五、未来趋势与建议

  技术融合:5G+AIoT实现仪表毫秒级响应(如工业机器人控制)。

  商业模式创新:从设备销售转向“硬件+数据订阅”模式(如年费制运维服务)。

  政策驱动:设备更新政策(2024)推动智能仪表替换潮。

  合作建议

  建立联合实验室攻克高精度传感技术;

  采用分层式数据所有权(原始数据归仪表厂,分析数据共享)。

  结论:物联网公司与仪表厂的合作需以场景需求为牵引技术互补为基石数据价值共享为纽带,在工业4.0与智慧城市浪潮中构建“感知-连接-智能”的闭环生态。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