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

技象无人机导航诱骗设备介绍

  无人机导航诱骗设备是一种智能反制装备,通过模拟卫星导航信号,向目标无人机发送虚假的GPS/北斗等定位信息,从而误导其飞行航向或迫使其降落至安全区域。该设备采用精准的时空坐标欺骗技术,在不干扰周边电子设备的前提下,隐蔽接管无人机的导航系统,适用于机场、政府机关等需要隐蔽防御的敏感区域。相比传统干扰手段,其具有精准控制、低附带影响的特点,既能有效反制无人机威胁,又能避免信号干扰带来的次生风险,是高端无人机反制体系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一、 技术原理与工作机制

无人机反制产品一览

  技象科技的无人机导航诱骗设备属于 “欺骗控制类”反无人机技术(控制接管),通过发射虚假卫星导航信号覆盖真实信号强度(需强8-10dB),诱导无人机误判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实现非接触式控制。其核心实现方式分为两类:

  •   转发式欺骗:接收真实信号后转发,通过添加延迟修改位置信息。
  •   生成式欺骗:生成完全虚假的导航信号,需破解卫星伪码结构(主要针对民用无人机)。

  设备支持 GPS L1(1574.9-1576.0 MHz)和 GLONASS L1(1598.8-1604.7 MHz)频段,通过全向天线发射功率≤10mW的低功率信号,形成500-1000m的防御圈,强制无人机迫降、驱离或引导至安全区域。

  二、 核心功能特点

  1. 智能诱骗控制模式

  禁飞区模式:在敏感区域模拟“禁飞”信号,迫使无人机悬停或降落。

  定向驱离模式:引导无人机沿特定方向飞离防护区。

  核心防卫圈模式:构建多层防护圈,内圈强制降落,外圈驱离。

  技术支撑:采用 多速度拖引欺骗算法(如多普勒频率合成模块),通过FPGA硬件实现高精度信号模拟;结合AI技术优化诱骗路径,提升隐蔽性。

  2. 全天候防护能力

  宽温工作:-20°C~50°C环境稳定运行,适应极寒/高温场景。

  市电供电保障:AC220V供电支持24小时连续工作,极端温度下通过 冗余电源设计 防止断电(参考电网韧性研究)。

  验证案例:国网在-30°C环境测试电力设备稳定性,证实市电系统可通过保温与冗余设计应对低温。

  3. 灵活部署优势

  全向覆盖:360°无死角防护,适配复杂地形。

  可调防御半径:500-1000m范围按需调整(无遮挡条件下),支持多设备组网扩展覆盖。

  快速布设:即插即用,配置时间≤10分钟。

  三、 技术参数与行业对比

参数技象设备同类产品(Groza-Z)高端系统(UWAS)
防御半径500-1000m500-1000m5km
发射功率≤10mW未公开>100mW
干扰频段GPS L1/GLONASS L1GPS L1全频段
多目标处理≥5架无人机未公开支持机群
部署方式固定/便携车载固定式

  四、 环境友好性与电磁安全

  低功率设计(≤10mW)仅为通信基站功率的1/1000(参考4G基站典型功率20W),实测电磁辐射强度远低于国标限值(40μW/cm²)。

  隐蔽性保障:信号强度仅需略高于真实信号(8-10dB),不易被无人机侦测,且对周边电子设备干扰可忽略(参考UWB技术<1mW的民用安全性)。

  五、 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1. 敏感区域防护

  福建某部队营区部署,实现24小时低空监控。

  监狱系统使用侦测管制一体设备(半径1.5km),结合技象设备构建双防线。

  2. 关键设施保护

  江苏石化园区通过诱骗+电磁压制系统拦截无人机。

  港口部署“静态防御+动态巡逻”模式,捕获黑飞无人机。

  3. 重大活动安保

  结合雷达与光学跟踪,在大型赛事中实现禁飞区管控。

  六、 技术局限与发展趋势

  1. 局限性

  多模导航抗干扰:现代无人机采用 INS/GNSS组合导航,惯性导航可短期抵抗诱骗。

  军用无人机免疫:加密信号(如GPS P(Y)码)和CRPA抗干扰天线使其难以欺骗。

  2. 未来升级方向

  多频段覆盖:扩展至Galileo E1、BDS等频段,应对多模导航。

  AI动态诱骗:结合深度学习分析无人机行为,实时调整诱骗策略。

  融合探测技术:集成雷达与无线电探测,提升目标定位精度(如YP-01型)。

  七、 合规性与标准

  符合 《导航诱骗设备技术规范》 ,禁用压制干扰技术。

  通过第三方电磁辐射检测(依据GB 8702-2014)。

  结论

  技象科技的无人机导航诱骗设备以 低功率欺骗技术 为核心,在民用安防领域平衡了效能与环保需求。其多模式诱骗、全天候运行和灵活部署特点,使其成为政府、能源、交通等场景的理想选择。未来需突破多模导航抗干扰瓶颈,并深化AI融合以应对智能无人机威胁。

滚动至顶部